首页 > 时政要闻

2021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实绩公示(群团组织和直属机构)

发布日期:2021-12-21 10:54:50


市总工会:锐意进取 守正创新 为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会力量


强化思想引领,凝聚奋进力量。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,拍摄“弘扬劳模精神·争当时代先锋”公益专题宣传片,举办了市直群团单位“群团组织心向党、奋进商洛谱华章”文艺晚会,组织百场职工“感恩奋进新时代·建功立业我先行”庆祝建党100周年“五个一百”系列活动。

发挥职能优势,围绕中心强担当。在全市工会策划实施“五链一强化”工程助力乡村振兴;为553家小微企业全额返还工会经费106万元,助力复工复产;组织开展了“比质量争创精品、比技能争当工匠”系列职工劳动技能竞赛126场次,参与职工超过10万人次。

聚焦主责主业,维护职工权益。筹集700多万元开展送温暖活动,慰问职工(农民工)3300多人;筹集200万元开展夏送清凉活动,为全市4500多名环卫工赠送“清凉大礼包”;筹集抗洪救灾资金50多万元,深入一线走访慰问;持续深化“匠心筑家、情满商山”集中入会行动,成立了全市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,实现新就业群体工会组织全覆盖。

转变干部作风,强化自身建设。项目化兑现“我为职工群众办十件实事”承诺,在机关开展“十查十改”,深入基层开展“十问十谈”,努力锤炼“十型”工会干部,服务能力全面加强。


团市委:凝聚青年 服务大局 不断开创商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

 

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。开展“学党史 强信念 跟党走”市级示范活动52场次“青年讲师团”市级宣讲活动13场次,全市2740个团支部开展活动1万多场次,参与团员青年80多万人次相关工作在党史学习教育简报刊登6次。

深化青少年网络思想引领。建立“五位一体”网络宣传平台,开展“青年大学习”网上团课32期,学习人数达200多万人次,名列全省前茅,开展“学党史”“十九届六中全会”线上知识竞赛活动,吸引1万参与,发出优秀奖100个

全面做好十四运会志愿服务工作。做好1600多名赛会、城市、社会志愿者的招募、培训、演练工作,圆满完成工作任务,志愿者充分展示了奉献、友爱、礼貌的良好形象,收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

倾力帮助灾区抢险及重建。组建“青年突击队”“志愿者服务队”参与应急救援、卫生防疫等各类攻坚任务,对接社会爱心力量,争取各类资金近950万元,在抗洪抢险一线构筑起“青春堤坝”。

 

市妇联:多措并举强担当  服务妇女办实事

 

围绕建党100周年,学史力行走深走实开展纪念“三八”妇女节系列活动。举办“百名女党员话初心”感言展播、“妇联干部讲党史”、各界妇女庆祝建党100周年座谈会等线上线下活动68期(场次);争取实施中省市各类妇儿事业发展专项资金、妇女“两癌”救助项目10大类40余个,总资金384.5万元,30万妇女儿童受益

创新做好家庭工作,弘扬传承优良家风。培树中省市“最美家庭”139户、“健康家庭”3882户开展“家庭教育大讲堂“红色家书”诵读等线上活动15期;联合市纪委举办“德润三秦 清廉商洛”清风传家故事分享会;建立市县级家风馆10所,依托家风馆开展各类家风家训传承、廉政教育活动600余次。

扎实开展维权工作,切实维护妇儿权益。开展《妇女权益保障法》、《反家庭暴力法》等法律法规宣传110场次、培训32场次;接待、办结妇女信访90件;发放特困妇儿紧急救助资金4.6万元、17人;开展职场女性心理健康和儿童防性侵知识讲座18场次。

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服务发展创新推进。制定《商洛市妇联2021年乡村振兴工作要点》,联合市人寿保险公司开展女性安康保险助力乡村振兴活动,完成商洛市异地搬迁妇女后续帮扶工作调研,开展“五美庭院”创建工作,举办妇女手工艺品和家政技能培训20期1000余人次。

  

市科协:履行“四服务”职责  助力高质量发展

 

聚焦重点任务,精心打造活动品牌。“科技之春”宣传月、“全国科技工作者日”、“全国科普日”共组织开展市级重点活动16项;开展科技培训295场次,培训群众3.8万人次,近20万人受益;开展科技人员技能培训2500人次。

积极争取资金,项目带动夯实基础。实施“基层科普行动计划”项目27个;建设省级科技经济融合示范区1个;建成科创商洛平台1个、科普教育基地10个;命名市级专家工作站6个。争取科技馆群免费开放项目、“基层科普行动计划”等中省项目资金583万元。加强科技馆群运行管理,充分发挥科技场馆科学技术普及功能,免费接待参观3.5万人次。

承办各类活动,倾力培养服务人才。成功举办“智惠商洛”生态文明建设科技智库论坛。推荐省级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项目2项、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1项、“三新三小”创新竞赛项目2项,共获省奖2项。慰问优秀科技工作者10人,召开全市科技系统学习贯彻落实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“十大”精神宣讲活动。组织开展2019-2020年度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,97篇论文获奖。组织开展第3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,422件作品获奖。


市工商联:坚持“三性”统一 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


市工商联紧紧围绕“信任、团结、服务、引导、教育”方针,充分发挥统战性、经济性、民间性职能,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牢牢把握统战性,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。以党史学习教育为载体,加强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,深入企业宣讲习近平总书记“七一”重要讲话、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。举办《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史》等各类形式的学习培训9场次1000多人次。组织民营企业赴延安、丹凤马炉山阳袁家沟等地开展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。组织民营企业家为抗洪救灾、捐资助学、扶危帮困捐款捐物共计1.3亿余元。

充分发挥经济性,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。组织民营企业赴安康、西安、广东、上海等地参加经贸交流活动。组织工行等8家银行、市担保公司和77家民营企业举办政银企对接会2场次,签订贷款协议82.124亿元。开展“金秋季”千名领导干部招商活动,5家企业有招商意愿,1家企业在进行市场调研,1家企业签订了总投资2.4亿元的项目合作协议。开展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,共动员组织616家民营企业及合作社与571村(社区)开展村企结对协作。

切实体现民间性,夯实工商联工作基础。以工商联换届为契机,切实加强工商联队伍建设。提高商洛籍在外创业人士的组织化水平,于5月23日成立了南京商洛商会,异地商洛商会达到5家。积极发展会员,壮大会员队伍,今年全市新建基层和行业商会组织5个、新增会员280个,累计基层组织达到191个、会员达到8811个。



市文联:坚持守正创新多措并举 力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

    

文艺工作氛围浓厚影响空前。召开商洛文艺界“爱我商洛·崇德尚艺”等动员会推进会5次;邀请商洛籍茅奖作家陈彦回商举办大型系列文学活动,市委主要领导亲切会见;正在争取市作协纳入体制内;贾平凹、陈彦文化研究会即将成立;丹鹤楼文联文学艺术馆开馆;第二届商洛文学艺术奖申报工作启动;蒋建国、张雁彬、彭学民等中宣部、中国文联、作协领导给予商洛文艺工作充分肯定和好评;1.2万名文艺界会员在学习强国、央视等海内外数百家媒体刊发作品万余篇条。

文艺活动声情并茂精彩纷呈。扎实开展义写春联活动15场次;举办建党百年书画展、摄影展、戏曲音乐演唱会等大型活动50场次;举办《莽石》等作品研讨座谈会3次、文艺培训6场次,开展对外交流、采风创作活动各3场次,服务出版精品文艺书籍12本;市文联名誉主席周澎在全运会开幕式演唱主题曲。

文联工作紧扣中心服务社会。办好《商洛文艺界》《商洛作家》《商洛戏剧》等21个公众平台,刊发近千期;受邀研讨剧本电影《秦岭花开》在全国影院公映;争取20万元救灾物资赠送洛南灾区、联系为基层学校捐赠5万元学习用品,开展公益活动20场次;丹南社区、牛槽九年制学校送来感谢锦旗。


市侨联:凝聚侨心 发挥侨力 在助推商洛高质量发展中展现侨联新作为

 

政治引领,画好侨界最大同心圆。坚持党建带侨建,在侨界开展“爱侨讲堂·党史百年”专栏和“侨史天天读”等特色活动,切实做到党有号召,侨有行动,2021年7月被市委机关工委评为“市直机关先进党组织”。

以侨为桥,助力商洛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。聘请5名侨领为市侨联招商大使;联系30多家企业来商开展招商引资活动5次,促成签订合作协议1个,引进资金1.5亿元。          

传播文化,对外影响持续扩大。协办网上秋令营活动,组织3个国家70多名青少年及社团体验商洛文化;推荐5名学生公益留学;刘凤林等3人作品入选中国侨联举办的全国书画作品邀请展。

发挥侨力,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奉献突出。全年共争取侨爱捐赠物资约483万元,惠及群众100多万人。其中,为“7.23”水灾受灾群众捐资捐物200万元、捐赠防疫口罩价值200万元、捐赠优质教育资源等83万元。

创新工作,服务侨胞载体丰富。开展“送温暖献爱心”活动,发放慰问物资4万元,积极为5户困难侨眷争取产业补助资金5万元;“侨界大讲堂”等活动为载体,助力全市侨商会员企业抱团发展;利用“宪法宣传周”系列活动,发放侨法宣传资料2万多份,做好依法护侨工作。


市残联:巩固成果聚合力 扶残惠残暖人心

 

巩固脱贫成果聚力实施残疾人民生工程和市政府“十件实事”项目,为316名残疾人学生提供助学扶持;为1500多户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;9200重度残疾人和2360名专职委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;为2580名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;扶持120名残疾人自主创业;挖掘培育7扶贫助残基地,带动382名残疾人就业增收。全省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现场会在商洛召开,我市1个单位和1名个人获国务院残工委表彰。

完善服务体系。“康养之都”建设为契机,推进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规范化运营,创新探索“陕亮家园”综合服务试点,统筹实施抢救性康复救助700多人次,开展集中托养800多人次,残疾人辅具适配率和康复服务率均超过85%。

促进残健融合围绕“全国助残日”等节日节点,常态化开展文体惠残系列活动。洛南静板书《残疾人心向党》获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一等奖。商洛籍残疾人运动员在国内外赛事中斩获15金6银7铜。

落实公共职能。统筹涉残信访和舆情研判,维护社会和谐稳定。配合相关部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。建立城区无障碍环境督查机制,助力“园林城市”创建。顺利通过“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单位”验收命名。


市红十字会:汇聚人道力量 服务中心大局


支持抗洪救灾。7.23”水灾争取上级下拨救灾款合计286.13万元,全市红十字系统募捐款物4204.17万元,募捐发放预警铜锣3000面,组织志愿服务队10余支2000余人次,搜救转移群众,运送物资抢修道路,成为抗洪救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。

创新人道救助。“博爱送万家”活动发放救助物资120.87万元,受益6200余户2.5万人。争取省红十字基金会“儿童营养健康帮扶”项目,发放21840桶价值550万元的奶粉,惠及婴幼儿5460人。

深化红十字改革。截至五月底,七县区红十字会改革方案全部出台。强化“入会聚能助脱贫”品牌工作,发展团体会员单位31个,收缴会费24.79万元,聘请了法律顾问,设立了监事会,政府支持安装AED和社会化备灾库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。

影响力不断提升。举办“5.8世界红十字日”、“世界献血者日”主题宣传活动,在中国红十字报等媒体刊发工作报道20篇次,官网、公众号发稿80余篇,新发展会员1075人、志愿者377人。

加强应急救护培训。“办实事志愿教急救”活动,开展急救培训120余场次,普及2万余人;培训青年志愿者600余名,完成火炬传递、自行车及U19女排的赛事值守工作,打响红十字“救”在身边工作名片。

强化应急救援管理。在万达广场、体育中心等重点区域布设首批11台体外自动除颤仪,培训应急救护员36名,开展避灾逃生演练20余场次,完成了陕西省红十字应急救援演练活动。


市政府研究中心: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奋力提升辅政水平

 

认真做好各类重要文稿起草工作,为领导决策发挥重要作用。全年完成或参与完成《政府工作报告》《市委党代会报告》、省委巡视工作汇报等重要文稿6项,8万余字。

深入开展重大课题调研,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。全年紧紧围绕“一都四区”建设,开展了生态环境、市场主体、丹凤葡萄酒产业、电商经济、社会治理等重大课题调查研究,完成调研任务12项,形成调研报告12篇,许多建议已转化为政府决策,其中2篇在省委《调研与决策》和省政府《陕西经济研究》刊发,8篇在市级刊物刊发,调研撰写的《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查与思考》《借鉴沙县小吃发展模式推动商洛餐饮向大产业迈进》先后被《商洛日报》专版刊发。

认真编发《决策参考》,为领导决策搭建了服务平台。坚持围绕中心,提高质量。1-12月共出刊6期,得到各级各部门好评。

认真编发《重要政策信息专报》,努力提高服务水平。及时搜集中、省各类媒体刊发的重要政策信息,编撰《重要政策信息专报》,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,全年出刊24期。同时,创办了“商洛政府研究”微信公众号,及时上传各类调研成果,提高成果应用率。

 

市方志办:突出修志编鉴 着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

 

修志编鉴,巩固“两全目标”工作成果。完成校对《商洛市志》书稿两次,报送出版社二审二校;指导县(区)编修志书3部,印刷出版1部;指导部门志编修6部,通过终审1部。《商洛年鉴(2020)》出版,增加“十大商药”“感动商洛十大人物”“《商於古道》解说词”等条目,宣传商洛地域文化,为商洛中草药申请地理产品标识提供依据;指导县(区)地方综合年鉴印刷出版9册。

读志用志,提升便民服务水平。与市图书馆达成共建商洛市方志馆协议,完成地情丛书收集200余册。开展文化惠民工程,为档案馆送书50余册,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社区及群众送书230余册。为单位和群众提供相关资料1003条,上传资料671条,提供文字资料60余万字。

宣传推广,充分发挥方志作用。全年利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300余条,浏览量超10万人次。强化地情丛书交流,积极向省内外推介商洛,交流书籍150余册,使省内外进一步了解商洛、认识商洛、宣传商洛。在“讲好黄河故事”活动中,我市选送的故事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评为三等奖。